2025年9月11日下午,williamhill中国纳米医药与生物制药系在学院413会议室召开学科建设专题研讨会。会议由罗亮教授、李子福教授、胡军教授、雍土莹副教授、蒋新农副教授和李威教授分别就学科建设、个人与学科发展规划、工程中心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本科教学和研究生培养六个方向作专题报告。系内教师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学科未来发展路径。

学科建设:在危机中抢占先机
罗亮教授首先从学科整体建设角度出发,结合学校暑期工作会议精神,指出当前学科与学校主流发展战略的结合度仍有提升空间。强调虽然我们过去的工作已有诸多亮点,但与兄弟院系相比仍存在差距,我们学科发展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蕴藏着机遇,要利用现有的特色抢占先机。罗亮老师重点解读了学校提出的三大任务并呼吁全系教师主动将工程中心的发展与学校战略对接,依托学科特色实现层级跃升。

个人与学科协同发展:总结过去,规划未来
李子福教授以“发展规划”为主题,从个人和学科两个维度分享思考。他系统总结了过去十年在基金项目、人才计划和科学研究中的申报经验与失败教训,提出应加强系统性布局和前瞻性积累。在学科层面,李子福老师围绕课程体系建设、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人才队伍建设、社会服务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提出多项具体建议。

工程中心转建:时间紧、任务重,需全员协力
胡军教授则聚焦于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转建问题。他提出目前中心面临转建审核,部分中心可能被淘汰或合并。时间紧迫、材料繁多,我们需要尽快从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作报告编制、评价数据表填写、评价数据证明材料收集三方面进行准备。接下来胡军老师详细说明了各项评估指标和材料准备要求,并强烈呼吁全体教师积极配合、提供支持,共同确保工程中心顺利通过审核。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以赛促学,以学促用
雍土莹副教授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专题中,强调“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育人理念。他分析了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必要性,系统介绍了我校创新创业竞赛的分类与特点,并分享了自己指导研究生参赛的成功经验。他指出,竞赛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信心、耐心、情绪控制与沟通能力、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更是激发创新潜力的重要途径。最后雍土莹老师还提出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的结合。

优化本科教学:破解课程重复,提升授课质量
蒋新农副教授就本科教学中存在的课程内容重复问题进行了汇报。通过对现有课程大纲的细致梳理,明确指出了不同课程间内容重叠的部分。杨祥良教授在现场建议尽快组织相关授课教师开展专题讨论,明确各自授课边界与重点,优化课程结构,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

严控研究生培养:强化过程管理,提升论文质量
李威教授最后围绕研究生培养作专题发言。他传达了学校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明确不合格者将不予毕业。对此,他呼吁导师加强对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质量把控,包括选课、开题、中期考核等环节。此外,他也提醒各位教师关注学校对导师工作的量化考核要求,切实履行培养责任。

凝聚共识,共谋发展
本次研讨会全面梳理了纳米医药与生物制药系在学科建设、科研平台、教学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现状与挑战,凝聚了发展共识,明确了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与方向,为系内高质量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